產品同質,嚴重中西合璧尋找櫥櫃創新研發之道
看如今的建材展會櫥櫃品牌似乎是蜂擁而上,其它跨行業的企業也紛紛參與了進來,在市場蛋糕做大的同時也加快了品牌的洗牌進程,相比之下國外品牌在國內的發展幾經周折,仍處在水土不服的階段。
其中櫥櫃以老大歐派為代表的領軍強勢品牌,以及還有其它有卓越表現的櫥櫃企業讓中國的櫥櫃行業始終以絕對的優勢力壓國外品牌在國內的張牙舞爪。這也令曾經在櫥櫃行業有過深耕經歷的筆者為國內給力的櫥櫃企業加油!同時現也身在專注為這個行業從事專業的營銷諮詢工作,為推動更多的櫥櫃品牌和定制企業的快速良性發展盡一份微薄的綿力而感到自豪。
筆者並不是一名研發設計師而是作為一名營銷人從營銷的角度看櫥櫃行業的研發,從筆者上述的內心表達可以看出對國內櫥櫃企業發展的良心信心,所以文章也不存在批判國內櫥櫃企業的研發。本著多年對行業的關注與了解以及根據行業發展的階段,以探討定制企業為定制出更適合國人的產品,做一下的簡單分析。
整體櫥櫃最先是從國外引進到國內的,在國外有近上百年的發展歷程,相對於國外的櫥櫃企業來說從研發、製造、渠道以及市場的普及率相對都比國內要成熟許多。而國內定制企業也不乏向國外先進的定制企業學習,將國外優秀的東西引到國內來,其中工廠管理與產品設計研發是國內定制企業主要學習的方面。據行業資深研發人員的感受,每年去米蘭家具展的中國櫥櫃人數不勝數,都去幹嘛呢,無非去“西天取經”。
而造成產品研發同質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大方面:一是國內櫥櫃行業也是近幾年的高速增長,行業相對發展較晚,大多企業還沒有很好的研發積澱,研發基本以模仿、抄襲為主,如大品牌抄國外的,小品牌抄大品牌;二是企業相對在櫥櫃的研發重視度與投入仍處於杯水車薪的階段,對引進較為尖端的研發人員與投入高額的研發費用,企業一般都是雷聲大,雨點小的反應;三是國內現階段的研發設計師,嚴格意義上只是在做外觀款式的設計,基本很少能做到給合國人廚房和結合消費者對產品需求方面的研發;四是即使稍有研發能力的品牌也容易被陷入山寨危機。
如果要問“真經”取到沒有,這個結果尚且不好定論,不過說點好的就是開闊眼界,啟發了研發思維,說不好的就是去抄點東西回來,再到櫥櫃終端看展示的產品或許驗證了“西天取經”仍停留在只拜佛的層面上。目前櫥櫃行業的產品也只是停留在款式與花色上的變化。
留言列表